2014年6月2日 星期一

[2014MAY]026-世界農業遺產:白米千枚田-能登半島(日本-中部北陸行)

完結了一天在珠洲的行程,
我們衝衝忙忙的趕到 輪島 去。

輪島市同屬能登半島內白川鄉的市區之一。

在這周遭也有不少自然美景,
當中更以在2001年被列入世界農業遺產的 白米千枚田 最為著名。

而其他景點亦有: 窗岩/ 曾曾木海岸等自然岩石景觀。

可惜的是, 當天天氣一點都不好, 下了大雨, 天也陰陰的,
所以我們並沒有選擇去海邊看岩和玩水,
而只去了白米千枚田。


因為我們不是自駕遊, 所以交通方面比較兜轉,
在珠洲是沒有車直接到輪島去的,
所以我們要先回到能登空港去轉車。
從珠洲到能登空港20分鐘車程,
就要花$1140yen了。

能登空港


能登空港的觀光案內所,
很多詳細資訊也有齊所有班車的時間表,
可惜的是跟他們說英語有點吃力,
還好有ANA的空姐來幫忙。


在能登空港轉車到輪島,
我們兜兜轉轉的來到已經近黃昏,
而且今天天氣很差,
所以並沒有到市內逛逛, 只在火車站周邊看看,
在火車站就有一個模擬的車站供旅客拍照很可愛:)



在輪島上了往 千枚田的公車, 雨就下超大的。


這幾趟公車價格不便宜,
基本上一程大概都要$500yen上下。
所以說來到日本北陸旅行真的要對交通的洗費有心理準備啊:)


一下車是一所觀光資訊所和小食店,
因為千枚田的關係,
這裡還有賣大米口味的冰淇淋呢!
很有趣!





再走一小段路,
就看到千杖田啦:)

這塊千枚田是江戶時代開墾出來的,
最小的田地面積只有0.2平方米啊!

在2001年被指定為國家名勝。



碰上下大雨,
田都淹水了,
估計夏天來的時候草會更綠和密集更美麗啊:)


完結了這景點, 
也是我們這次旅程的尾聲了。
我們乘公車回到七尾市,
再轉鐵路回到金澤。



基本上在這邊的交通都是上車拿票,
下車時看看在公車上的價目表付款的。
簡單易明, 不會日語也可以招架得來:)



最後晚上回到金澤,
我們便坐長途大巴回大阪去了。
這是晚上十時左右從金澤開出,
第二天早上六時到達大阪的夜車。
車費$4679yen, 要先上JR的公車網站留位。

===

最後,
如果大家想比較方便的遊覽能登半島,
除了自駕遊外, 還可以選擇住在七尾市。
七尾市每天都有2班旅遊車帶大家暢遊能登半島,
七尾>能登半島Tour 相關資訊:
白米千枚田:

(想要更多相關資訊或時間表,
可以在facebook INBOX我啊:)


[2014MAY]025-見附島/戀路海岸-能登半島(日本-中部北陸行)

能登半島是在日本中部北陸處向日本海以北延伸出去的半島。
整個區域屬石川縣, 半島基本上屬丘陵地帶, 少有平地, 
面積1,977.58平方公里, 是個不大不小的區域。

能登半島-石川縣 分為幾個小區域,
而集中著旅遊景點的市分別有四個:
由最北開始的珠洲市, 能登町, 輪島市及穴水町。

而今天我們去的地方位於比較北邊的珠洲市,
周邊景點有
1.見附島
2.戀路海岸
3.遠島山公園
4.九十九灣公園
5.祿剛崎燈台。


由於時間關係,
我們只去了1見附島和2戀路海岸,

而其他的景點真的好希望下次可以有更多的時間再來漫遊和欣賞呢!


從我們昨天晚上的旅館一出來就是一大片花田。

走不到3分鐘就來到了見附島(別名:軍艦島)。


見附島是一個無人島, 
全島都是珠洲市的特産物七輪原材料珪藻土構成。

它是珠洲的象徵之一, 也是能登半島國定公園的名勝。
每年都吸引不少當地旅客前來啊:)


而旁邊就是戀路的開端。


從不同角度看。


能登半島說大不大說小不小,
由見附島可以用步行或腳踏車方式沿著戀路走到戀路海岸處。
步行大概要40分鐘,
當然, 你也可以選擇坐公車。
可是在能登半島內的交通費不便宜啊:)
而且班次也十分疏落。


沿著海邊走, 會看到很多不同及奇特的怪岩石。


你看這個岩石像不像一只小鴨子?
還有對出的就是戀路海岸的鳥居後方的弁天島,
是戀路海岸的象徵。


岸邊有不少趣怪的岩石。


再走著走著, 在這裡也有一個小玩意。
這是人力車, 可以在山中沿著路軌漫遊,
好好感受這大自然的神奇力量。

可是這是需要預約進行的。


人力小車是長這個樣子的,

也有酒工廠。


沿途有不少寺廟, 而且在春季竟然也可以看到紅葉呢!


真想不到在日本也能找到這麼美麗純樸的小村落,
令人身心都如此放鬆。
如果去厭了日本人多擁擠的地方,
不妨考慮到這兒來個放鬆的溫泉之旅啊:)

石川縣相關資訊:

[2014MAY]024-前往能登半島/住宿(日本-中部北陸行)

能登半島, 也許大家對這個名字都相當陌生,
說實在的, 如果不是這次的中部北陸行,
也許我也不會知道能登半島在那裡。

因為交通不夠便利,
處於日本中部的北陸能登半島並沒有很受旅客歡迎,
除非是自駕遊, 不是的話, 
要來到這個日本中部的最北端真的很兜轉。

我們離開了立山黑部,
想說都來到那麼北了, 一於就把北邊的景點都逛一逛吧!
在資料搜集時便看到能登半島的介紹,
便二話不說, 直接加到行程內去了:)

===

要到能登半島的方法很簡單, 
如果是在東京出發, 可以選擇坐飛機, 
這也是比較多人選擇的方法,
在能登半島有一個小機場"能登空港",
也是能登半島內的中心。


可是因為我們是在富山出發, 
所以就比較不好規劃了,
可以自駕或是坐鐵路,
可是因為前往能登半島的旅客實在太少了,
其中一條七尾至能登半島的鐵路早已在幾年前停駛。

所以比較方便的就是先到金澤坐長途巴士進入能登半島啦!

在富山的觀光案內所也沒有能登半島的任何資訊,
是因為不同縣的關係吧?!

所以我們就只好繞一繞路,
先到金澤去了。


從富山到金澤車程約一小時多,
車費不便宜!
要$970yen。


到達金澤後,
在JR站內就有一所很大的觀光案內所。
因為金澤是一個很大的轉車點,
無論是到立山黑部還是能登半島都可以經過這裡呢:)


我們找到了由金澤到能登半島的大巴,
一天並沒有很多班車,
車程大概是3到4小時,
(就看大家住的地方在那兒啦)
車費是$2580yen。


在往能登半島的巴士上, 
有超過2小時的路都是在海邊的公路上奔馳的!
很有感覺! 也很放鬆的感覺。
因為這裡並不是旅遊熱點, 
村民都很友善呢。


坐了整整4小時的車,
終於來到了我們下榻的酒店了!
這是一家溫泉旅館。
特別的是可以對著見附島泡溫泉。


男女浴分開,
隔天轉換一次,
能登半島是一個溫泉之鄉,
來到這裡少不了泡溫泉啦:)


還有蒸汗房。


白天的風景,
一邊泡溫泉一邊看著美景在海邊過悠閒的一天。


每間房間都可以看到外面的風景和對著海邊。


窗外的風景。

附上溫泉旅館的資訊:
珠洲温泉 国民宿舎 のとじ荘
http://www.notojiso.com/

(因為公車和火車的時間表太多也太複雜了,
如果有興趣去的朋友可以在facebook問我要
有關的資訊和時間表:)
http://facebook.com/livewithtravelheart

2014年5月28日 星期三

[2014MAY]023-漫步雪之大谷/離開立山黑部(日本-中部北陸行)

在室堂過了一晚之後,
第二天一早便開始行程了,
室堂是在立山上有著最豐富遊覽景點的地方,
熱愛爬山人士可以由此在起步點而
爬上屬於立山黑部之一的雄山山頂(3003公尺),
同時亦有溫泉及河川等美景,
可是因5月中積雪情況嚴重,
加上我們時間有限而並沒有在室堂周邊遊覽。

我們從旅館步行十五分鐘到車站,
(住宿介紹:https://hk.gotrip.travel.yahoo.net/article/index.php?id=35989)

中間經過雪之迴廊,
沿著雪之迴廊一直走就會回到昨天的立山自然保育館
 
 
經過了3面環雪的雪之迴廊,
來到的是昨天的保育館和室堂車站,
我們吃過簡單的早餐便坐上立山高原巴士離開室堂,
立山高原巴士會載著大家經過積雪最高最厚的"大雪谷",
沿路都是旅客和在旅遊教學的小學生,
人潮不絕。

 
立山上的豪雪是世界中屈指可數的,
積雪量最高時可達十層樓高。

我們坐巴士稍遠離了一點人群,
來到中段的"雪之大谷"並下車拍照。

宏偉的雪牆, 高度約4~6米。

來到雪地, 當然小不了就是親手堆個雪人:)

 
拍了照以後我們再次坐上立山高原巴士開始往下山,

 
沿途的風景都是美如畫,
經過天狗平及彌陀原2站。

如果有時間可在彌陀原下車散步至立山火山口展望台,
需時半小時。(須注意及配合巴士時間表)

 
經過連綿的雪山山脈和宛曲的馬路,
我們來到的是美女平, 標高977米。

是美女當然要站在這牌子下拍一下照:)

 
在美女平這站大家可以跟官方路線在這健行,
基本散步路線為1~2.5小時。

此外就是一些食店和紀念品店,
而我們來到這主要是接駁下山的纜車。

 
立山登山纜車,
只花7分鐘時間就可落山500多公尺,
把大家從山上帶回平地:)

 
因為立山在5月到6月中都仍是佈滿雪,
所以有不少滑雪發燒友會帶備自己的器材來這大顯身手呢!

 
下山後, 告示板清楚的告訴大家在立山上看到的日本之最和唯一,
很花心思的設計。

 
下纜車後, 我們來到立山車站,
立山是到立山黑部的必經之地,
這裡有有關立山黑部的詳盡綜合觀光諮詢處,
如選擇在這留一天的話,
也有博物館和日本最高的稱名瀑布等景點。

我們乘坐立山電鐵回到富山市,
正式完結了這二天一夜的立山黑部行程。

 
格目表:
由立山至富山票價為$1200yen。
 
也可以直接坐鐵路到宇奈月溫泉$2100yen。
 
宇奈月溫泉的相關介紹:

車票:
上車驗票蓋章。

 
充滿古早味的鐵路,
真想不到日本那麼先進發達的國家裡還存在這種像6~70年代的鐵路。

 
沿途鄉郊的風景引人入目, 不比山上的風景差。

 
只是最後幾天天氣有點差,
還好昨天上山並無下雨和濃霧。